我在台東敲樹皮


忙碌的工作行程中發現北藝大的藝術推廣教育中心推出樹皮布的課程,心裡湧現參加的念頭。完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看到台東就很想去,只是有點猶豫又要拋夫棄子的。好在家人對於我很包容,於是我就在11月的某周五夜晚,搭著夜車前進台東囉!

〈臺北車站月台〉

抵達的時間是清晨天未亮,我們一行人坐上了接泊的小車,摸黑到了民家,倒頭先睡一下,再重新起床認識環境。原來,我們住宿的地方正是此行重要的老師──布農族金蕉老師的家。兩層樓的民房,乍看跟一般民家無異,但其實很快地就發現有許多巧思的規劃,有別於一般所見的家庭盆栽植物,之後的三天生活中,一一發現這些植物之所以在這裡的眉角。

住宿的地方

先在巷口的小店吃早餐。巷口小店位於部落村口,就在上山不遠處的路邊,一眼就可以望見,看見老闆娘忙進忙出的,之後的三天每餐都在這裡的亭子下用餐,大鍋大鍋的飯菜,雖然簡單,但是風味十足,每道都是當地現採,到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口中溢滿鮮甜的美味。

大鍋麵最好吃了!口水ing~~~

十一月來,運氣好,天氣很不錯。金蕉老師帶我們簡單地走過這個位於崁頂的布農部落。農家、雕刻家、獵山豬的人家......等等,每個家都是依著山,靠著自然生活的人。特別是獵山豬這一家,先是看到一整車目露兇光的狗群,雖然被關在籠子裡,但每一隻都像是要衝出來似的。

數不清有多少隻

走過部落村莊的每個角落,看到許多少見的農作物,和一般我回嘉義六腳鄉和蒜頭村所見的田園風光十分不同。當然也有很多是大量耕作的樣貌,但在原住民部落中,不知道是有特別的規劃,還是自然生成的景觀,隨處可見「心」之所在。有些植物會長在某些地方,是有他的因緣的。

向陽的洛神花開與紅果

認識環境之後,接下來就要進行樹皮布製作的第一個步驟。是拿出材料包嗎?一般都是這樣的嘛~千里迢迢跑來台東,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得去「砍構樹」!登楞~登愣~登愣~好啦好啦,那我們一起出發去構樹田(或是園)吧!ㄎㄧㄤ~~~不是的,我們是去一處目前尚未規劃的荒地,準備要整地了,剛好把構樹砍來製作。完全是一種生態系統的思考!我太愛了!

在崁頂部落望向太平洋的那邊,有座山,有朵雲,有條河。 


 走出部落住宅區,來到小山邊。


穿過小豬仔的家

來到山邊的斜坡旁,小豬仔家的旁邊不遠處,好幾棵構樹就直挺挺地站在斜坡上。金蕉老師解說著構樹向陽與背陽面,做起樹皮布可是有差別的呢!老師要我們相中哪一棵就可以開始工作。於是,戴好工作手套,拿起鋸子,兩隻柔弱無力的手開始摧殘構樹樹幹。構樹生長的速度算是很快的了,我的沒力手只能望樹興嘆,找到個好的施力點,坐下來死命地來回鋸鋸鋸。

隊友和我合力鋸這棵,可花了不少時間。

金蕉老師反手也是很厲害的!

忘記何時開始認識構樹的,以前某老師教我們構樹葉子可以貼在胸前當徽章,知道構樹有公的和母的,每次到了結果的季節,車子絕對不能停在紅果樹下,會很慘。然後有一次偶然發現公構樹結長條形的果,竟然會抽煙(噴花粉),真覺得這樹沒有出現一些神話故事實在有點可惜。

泡水中的構樹樹幹

從山坡上把一根一根的樹幹扛下來,再鋸成較為適宜的大小之後,就要將構樹泡在水裡,整個做成樹皮布的過程都要反覆地將樹皮泡在水中。

接下來金蕉老師教我們兩種取下樹皮的方法。比較直覺式的是直接以刀劃開,剝下樹皮。另一種則是環狀敲打樹皮,樹皮將會與木質的部份分離取下,樹皮就會像圓筒形。可以依作品成品的需求選擇製作方式。

以刀片劃下一刀之後,就可以剝開樹皮。

有些樹皮顏色較深,可以先刮去表層的皮,然後用鐵槌敲打之後,就可以輕鬆脫皮。

老師講解完之後,大家就開始挑自己喜歡的樹幹開始蛻去樹皮,進行一個昏天暗地的敲打療癒行動!

挑了對眼的樹幹一支,先刮去表皮的黑色物質,開始我的樹皮布製作。 




沒想到樹皮纖維是這樣的呀!慢慢敲出他的延展性,過程中要不斷地回去泡水,可以一直擴張下去。如果是圓筒形的樹皮,可以敲出來做燈罩、裙子,或是其他可能的圓形作品。如果是切開的整片,可以敲到變成很薄很薄的一張紙。一直不停地敲打、泡水、敲打、敲打、泡水.......要適時提醒調整姿勢,要控制力道,要觀察樹皮的延展狀態,可能呼吸和吞口水都要被融入這樣的節奏之中,反倒是進入一種療癒的歷程。於是我們就這樣敲了三天.......ㄚ沒有啦,還有很多活動。

認識布農傳統地織

色彩亮麗的布農編織。手動編織是訓練手眼協調的好方法。

體驗搗小米的眉角
(順道一提,11月的陽光真美)

當然還有現場的布農八音和小米酒歌的演出
(我一直對原住民相關服裝中的鞋子很有興趣)

金蕉老師帶我們去私房景點看日出

那天去看日出,太陽在山的那邊。崁頂並不靠海,所以無法看到太陽從海平面昇起,但是第一道光射出時,仍然讓人心情舒暢。這趟日出之行十分豐富,因為我們又再度走進部落旁的小山邊,一路上都是金蕉老師所種植的食用植物,包括莎里橄欖,我才剛吃過我媽醃製的,沒想到有機會看到他長在土裡的樣子。

莎里橄欖

薑黃

看日出的來回途中,聽金蕉老師介紹她所種植的植物,也提到苦茶油的提鍊,還有一隻不停對她搖尾巴的狗狗故事,覺得生活在這裡真是人間仙境耶!

莎里橄欖、青木瓜、小米紅豆飯......

有意思的是,拜訪的日子裡有一天是競選活動日,金蕉老師是村長夫人,村長先生正要投入鄉民代表的選舉,辦了一場造勢活動,真是讓我們沾光,也一起慶賀一番。金蕉老師特地打扮,過程中我都沒有發現她很焦急與荒亂,還是溫溫順順地帶著我們的活動進行,然後還招呼我們大吃一頓這造勢活動餐會,好特別!

回到樹皮布,敲到差不多的情況之後,我們開始進行染色。使用的還是天然染料,薯榔和薑黃。

 薯榔


薑黃

為樹皮布上色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曬乾和整型。我因為想不到要如何做造型,就把他像毛巾一樣掛起來,有些學員則開始找器具為他定型。經過一夜的自然風乾,樹皮布就會有自己的姿態囉!




同學的創意無限,做出來的成品都令人十分驚豔。除了原有樹皮布的材質、自然染色與風乾定型之外,活動中還有另外一位北藝大的老師教我們如何將繡線縫上樹皮布,可以創造出不一樣的感覺。很久不拿針線的我,對於縫線繡圖案實在沒有把握,但是小小的繡圖,就讓我的樹皮布看起來明亮許多,對於不同材質的混搭效果十分讚賞哩!



完成了樹皮布的作品,聽同學的分享,收獲滿滿!收拾起愉快的心情,告別部落,回到溫暖的家,好像作夢一樣。

部落裡都吃天然的,所以花都特別大朵! 


和金蕉老師合照才發現她的嬌小,但是能量無敵強大呀! 

 火車快飛,就要回家!


從部落裡扛回來的寶物!

近來構樹的新聞不少,主要是學術研究上有學者透過構樹的傳播方式來間接證實南島語族「出台灣說」論點。相關報導可以在網路上看到。這個樹皮布的體驗過程已經是去年11月份的事了,至今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我心裡一直很喜歡這一次的課程,到今天才有空把他記錄一下。記得去年回到工作場域,每天都盯著環境中的構樹看,很想動手。曾經有一次找到剛被折落的枯枝,我真的在辦公室敲了一小小塊的樹皮,回味一下。如果下次有機會看到這種課程,強烈推薦唷!一定要去體驗一下!

註:
下方有影片記錄東加王國的樹皮布製作,可以參考一下不一樣的作法。



參考文章:

構樹遺傳多樣性成重要拼圖 學者證實南島語族「出台灣說」

樹皮布的歷史脈絡

台大研究生李宜軒在斐濟、東加王國拍的樹皮布製作程序(作法不一樣,值得看)

留言

熱門文章